在中国,黄金价格的飙升正在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近期,金价首次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尽管在4月25日出现了小幅回落,最终仍以每盎司3,284.13美元收盘。这一价格波动带来了巨大的交易量,上海交易所的交易活动达到了历史新高。
随着金价的不断攀升,散户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显著增强,人民币计价的期货交易量也创下新纪录。此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显示出市场的强烈需求。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散户投资者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购入黄金,试图在当前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寻求避险。
香港商品探索基金的分析师表示,黄金牛市的持续时间将会很长,许多投资者正在对未来金价的上涨充满信心,甚至有预测称金价有可能升至每盎司5,000美元。分析师指出,中国经济的疲软以及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让许多人对未来感到不安,尤其是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日益加剧。
在这一背景下,媒体的报道也在无形中加剧了散户的恐慌情绪。尽管市场经历了短暂的抛售,但大多数散户投资者并没有彻底撤出市场,而是选择了暂时止损,继续关注黄金的投资机会。
黄金作为中国家庭传统的投资选择,散户的热情正在逐步升温。最近的数据显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日成交量连续三个交易日超过100万份合约,显示出投资者对短期交易的兴趣。与此同时,世界黄金协会的首席市场策略师也指出,中国投资者在推动全球金价创下历史新高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仅仅是期货市场,散户的购买热潮也延伸至其他类型的黄金投资。本月,流入本地黄金ETF的资金已超过去年全年新增持仓量,反映出市场对黄金的强烈需求。在这样的投资氛围下,上海黄金期货价格相对于全球黄金价格的溢价已达到创纪录水平。
展望未来,市场对金价的走势依然乐观。高盛集团的预测显示,金价有望在2026年中期达到每盎司4,000美元,而当前金价约为每盎司3,360美元。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鼓励散户投资黄金的帖子,甚至有人把毕生积蓄投入黄金,或贷款追涨。
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对黄金的现货需求依然强劲。今年2月,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许多民众不畏严寒,凌晨排队购买黄金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外地居民不惜跨省前来排队,等候时间长达5到7小时,只为争购黄金以保障资产的保值。
黄金市场的火热,反映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深刻担忧和对黄金这一传统避险资产的强烈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