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困境依然严峻,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和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净利润分别大幅下降了59.99%和64.02%。这一现象反映出整个行业在经济压力和供需失衡的双重夹击下,苦苦挣扎。
截至3月25日,已有多家上市钢企公布了2024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出明显的营收和净利润下降。华菱钢铁在这一年实现营业收入1441.12亿元,同比减少12.07%。同时,公司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20.32亿元,较前一年大幅下滑了59.9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减少了72.10%,仅为13.06亿元。此外,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至56.02%,较年初增加了约4.35个百分点。
方大特钢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自2022年以来,该公司的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方大特钢实现营业收入215.6亿元,同比减少18.67%,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2.48亿元,同比下降64.02%。扣非净利润更是骤降至1.76亿元,减少幅度达到73.87%。
尽管一些钢企如南钢股份和久立特材的净利润略有增长,整体行业表现仍然疲软。南钢股份的营业收入为618.11亿元,同比减少14.79%,但净利润却实现了6.37%的增长,达到22.61亿元。久立特材的净利润微增0.12%,而广大特材的净利润增长了9.02%,达到1.19亿元。
亏损企业普遍将其困境归因于钢铁行业的下行趋势及供需失衡。2024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约为8.92亿吨,同比下降5.4%。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用钢需求持续下滑,导致钢铁需求对房地产波动的敏感度减弱。尽管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但总体仍处于高位,进一步压缩了钢企的盈利空间。
展望2025年,钢铁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业内专家指出,外部压力与内部竞争并存,产能释放过快而需求不足,加剧了供需矛盾。虽然矽钢的供需都有所增长,但过快的供给释放导致价格下跌,特钢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未来,钢企在增加成本的同时,却难以将这些成本完全转移至下游市场,这使得行业前景更加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