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黄岩岛附近,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海上碰撞事件。8月11日,一艘中国海警船在执行拦截任务时,与中国海军驱逐舰“桂林号”发生了严重的碰撞,导致海警船的船首严重受损,失去了航行能力。据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布的现场视频显示,事发时,菲律宾船只正在向当地渔民运送补给,而中国海警船则采取了水炮攻击和危险逼近等激进行动。
菲律宾外交部长于8月15日发表声明,重申此次碰撞并非由菲律宾船只造成,并向中国方面提出了赔偿要求。然而,中方国防部发言人在回应时,并未直接承认碰撞事实,而是将矛头指向菲律宾,称其船只“非法侵闯”黄岩岛领海,并强调中方海警是在“依法驱离”敌对船只。中方这种避重就轻的态度,令外界对其处理危机的能力产生质疑。
与此同时,中共官方媒体和社交平台对事件实施了严格的信息管制。中共海警局的新闻稿仅确认了驱逐行动,而未对碰撞事件做出任何说明。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相关关键词几乎被屏蔽,用户只能找到官方发布的正面宣传信息。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共对敏感事件的审查机制,也引起了人们对其言论自由的担忧。
国际社会对此事件反应强烈。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对中方的危险行为表示震惊,并呼吁各方保持冷静,遵守国际法。美国驻菲律宾大使也谴责了中方的鲁莽行为,并派遣海军舰艇在黄岩岛附近进行航行,显示出对该地区局势的高度关注。
这起事件发生在南海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尤其是在中菲之间的海上摩擦日益频繁的情况下,黄岩岛作为战略要地,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国际仲裁庭在2016年裁定支持菲律宾的主张,认为中方在南海的主张缺乏法理依据,但中方始终拒绝接受这一裁决。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碰撞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对中共内部政治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当前敏感的政治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