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共政府计划采取新措施,要求大型国有企业收购开发商未售出的房屋,以应对高达4.08亿平方米的住房过剩问题。这一举动旨在拯救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稳定市场并减缓潜在的房地产泡沫崩溃。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形势依旧严峻,内需疲软,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尽管7月份零售销售同比小幅增长3.7%,但这仍低于市场预期,同时环比增幅创下今年新低。工业增加值及煤炭产量也出现下降,反映出经济复苏的乏力。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骤降12%,新建住房价格在过去两年中几乎停滞,7月房价再次下跌2.8%。
房地产行业的困境在恒大集团宣布退市后愈加明显,前100家房企的新房销售连续两个月同比下滑超过20%。在此背景下,中共决定让央企及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参与收购未售房屋,以期加速消化过剩库存,减轻开发商的财务负担。
经济学者指出,此次干预措施希望通过动用中共央行的“再贷款计划”资金,加速清理库存,并缓解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压力。然而,分析认为,这种方法的效果可能有限。过去的尝试显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购买闲置房的效果并不理想。
专家还提出,中共的政策似乎意在将民间资产收归国有,类似于历史上“公私合营”的模式,可能导致未来租房市场的政府化。企业家胡力任透露,相关政策研究机构已在进行“国有住房租赁体系”的探索,暗示中共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意图。
尽管央企的介入可能在短期内缓解市场压力,但许多经济学者对这一措施的前景表示悲观,认为资金规模远不足以应对庞大的过剩库存,且面临资金挪用的风险。最终,房地产市场的根本问题仍需更深层次的解决方案,以避免再次陷入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