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中国汽车经销商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只有30.3%的经销商达成了销售目标,而能够实现盈利的经销商比例更是仅有29.9%。这一现象凸显了汽车销售终端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40.7%的经销商的销售目标达成率在70%至100%之间,而近29%的经销商未能达到70%的销售目标。此外,52.6%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只有29.9%能够盈利,而剩余的17.5%则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品牌之间的经营表现存在明显差异。新能源车品牌的经销商经营情况明显优于传统燃油车,数据显示,42.9%的新能源经销商实现盈利,而燃油车经销商的盈利比例仅为25.6%。为了应对库存压力,许多经销商不得不以低于进货价的方式销售新车,达到74.4%的经销商采用了这种“割肉求生”的策略,其中43.6%的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甚至超过15%。在成都举行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大会上,行业专家指出,在供需失衡以及新能源转型的双重影响下,汽车经销商“越卖越亏”的现象已成为行业常态。

经济观察的报道还指出,由于“难以盈利”,许多汽车经销商选择退出销售网络。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汽车4S店的退网数量达到4419家,这是自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长期以来,传统的4S店经销商模式因售后服务不透明和夸大车辆故障等行为受到消费者的质疑。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新车销售利润逐渐下降,经销商的盈利重心被迫向售后服务和金融保险转移。然而,这些业务同样由于不透明的收费模式加剧了消费者的不信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斯拉首先在中国推出了直营模式,蔚来、理想等本土品牌也纷纷效仿,直接抢占了传统经销商的市场份额。此外,直播卖车逐渐崛起,成为冲击传统经销商的另一股力量。自2019年以来,知名主播如薇娅和李湘通过直播销售汽车,短时间内便创造了可与传统4S店相媲美的销量。2020年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非网红主播参与其中,进一步蚕食了传统经销商的市场。

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经销商与车企之间的矛盾日益公开化。今年6月底,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汽车经销商商会联合发布公开信,呼吁车厂协助改善经营困境,并批评部分车厂强制压库、变相要求经销商低价卖车的行为,认为这涉嫌违反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早在去年5月,保时捷中国因向经销商大量压库而引发冲突,部分经销商以停止提车作为筹码,要求总部提供补贴并更换高层。而同年8月,湖南省的北京现代经销商也决定暂停提车,要求车厂解决库存压力并兑现奖励政策。

在供需失衡和新模式冲击的环境下,汽车经销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这场变局不仅考验着经销商的应变能力,也在重新审视车企与经销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