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大陆的招聘信息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海南海口区发改委发布了一则招聘公告,令许多人感到震惊:对于研究生,月薪仅为3000元,而本科生则为2700元。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公众的热议与质疑。招聘方表示,薪资是按照临聘制度设定的,虽然工资固定且不递增,但提供了五险一金和补贴,并有机会通过考核获得年终奖,转编则需通过考试。

许多年轻人对这种薪资表示失望。来自郑州的研究生彭新(化名)指出,三千元的收入显然无法承担生活开销。他提到,虽然薪资包含五险一金,但在支付房租、餐费及日常开销后,几乎没有剩余可供存储。他进一步补充,若在当地生活,月薪也难以维持,尤其是房租就占去了大部分收入,完全没有剩余用于个人交际。

社交媒体上,许多网民对官方将薪资与学历直接挂钩表示不满。有评论认为,薪资应该更多地与工作经验相关,而不仅仅是学历。网民“七颂”质疑:“请问领导的学历是什么?会做PPT还是会用Excel?”另一位网民则发出感慨:“如今很多人觉得读书没用,花费巨额读研究生,最终月薪却只有三千,这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本?”

与此同时,河南新乡的胖东来商贸集团在8月18日发布招聘信息,吸引了大量关注。他们计划为新店招聘900名员工,要求应聘者年龄不超过25岁,且需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招聘信息发布后,咨询电话络绎不绝。据报道,该公司的基本工资加上社保后,实际到手可达约7000元,若加上补贴,接近9000元,远超同行水平。

对于刚刚毕业的青年而言,这样的薪资待遇显得格外诱人。一些应聘者表示:“能够被这样重视的企业雇佣,比起学历,更希望得到相应的尊重和薪资。”然而,网民“黄冈金牌”则对招聘条件提出疑问:“招保安保洁员,还要求本科且不超过25岁,这合理吗?”另一位网民则调侃道:“经过多年学习,考上本科,结果却是为了做保安和保洁?”

退休教授刘萍(化名)指出,随着大型企业和科技公司缩减规模,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离开校园后将不再具备原有的优势。“高学历即高回报”的时代似乎已成过去。他表示,自疫情以来,大量企业倒闭,留下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下降,甚至不需要强健的体力。刘萍认为,学历的溢价正在快速下滑,很多年轻人选择不再受体制的限制,纷纷选择出国发展。

针对网络上流传的“研究生薪资不如外卖员”的调侃,刘萍认为,海南的招聘案例让公众开始质疑“高学历的价值”,而胖东来则被视为“尊重人才的市场表现”,反映了民间对“脑体倒挂”现象的强烈不满。她最后表示,这类低薪岗位实际上带有政治考量,地方当局需要展示“提供就业”的成果,但所创造的却是低质量的职位。这不仅浪费教育资源,更可能引发青年群体的社会不满。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的官方调查失业率上升至5.2%,高于6月的5%,并超过市场预期的5.1%。这是自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登记劳动力中的失业率为5.3%,而农民工的失业率为5.1%。在31个主要城市中,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上升至5.2%,显示出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