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高端手表市场持续低迷,曾经备受追捧的劳力士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也出现了显著下跌。随着消费者的投资意向转变和消费升级的减缓,瑞士手表对中国的出口额骤降,分析人士认为这反映了市场的深刻变化。

据报道,曾经流行的说法“穷玩车,富玩表”在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自欧洲手表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它们不仅成为财富的象征,更是身份的标志。然而,现如今,高端手表的价格却持续走低,二手市场的劳力士价格在过去三年内下滑了近三分之一,创下近四年的新低。曾在巅峰时期售价120万元的“绿金迪”,如今的市场价却仅为40万元,另一个热门款式“五珠链红蓝圈”的价格也从20万元降至约14万元。

除了劳力士,其他高端品牌如江诗丹顿、伯爵及百达翡丽等同样面临压力。知名手表公司斯沃琪集团,旗下拥有欧米茄和浪琴等品牌,其2024年的净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4.6%,净利润则暴跌超过70%。在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的业绩仍未见好转。

根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数据,去年瑞士手表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额骤降26%,对香港的出口额也大幅下滑19%,这表明中国市场对奢侈手表的需求正在显著减少。

在经济环境不佳的背景下,许多曾愿意为“体面”买单的中产阶层开始重新评估消费的性价比。调查显示,约80%的消费者表示不再频繁购买奢侈品,认为其性价比不高。

随着高净值人群的消费习惯变化,奢侈品的投资价值逐渐被黄金等传统投资所取代。过去十年中,中产阶级在奢侈品消费中的比例达到25%,贡献了近四成的销售额,但根据最新数据,在2023至2024年间,45%的中产阶级奢侈品消费出现了下降,涵盖了包括手表、箱包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经济环境的恶化使得中产阶级的财富焦虑加重,曾经愿意为面子而消费的群体,如今更加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平衡。与此同时,智能手表和部分国产品牌正在迅速占领曾经属于欧洲高档腕表的市场份额,消费降级的趋势令奢侈品的吸引力大幅降低。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奢侈手表的主要消费群体多为传统行业的富裕人士,他们通过劳力士和百达翡丽等品牌来彰显身份。然而,近年来随着新兴富裕一代的崛起,他们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变化,开始追求个性化的表达,而不再一味追随传统的欧洲品牌。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