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的制裁措施和禁令,再加上中国消费市场的持续低迷,2024年中国在15项商品和服务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出现了显著下降。这一趋势让阿里巴巴和华为等云服务巨头的市场占有率也不例外,经济学家们对此表示担忧,预测中国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萎缩。
根据最新报道,《日经亚洲》对全球71种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在其中15个品类的市场份额下滑,尤其是在电信行业受到美国限制的影响明显。美国政府已禁止中国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其境内提供电话及零售互联网服务,这种政策直接导致了中国电信市场份额的下降。
在家电领域,全球最大的冰箱制造商海尔的市场份额亦下降了0.3个百分点,降至22.8%。在家用空调市场,排名前五的中国企业整体市场份额降至51.8%,其中美的和格力电器的市场占有率也有所下滑。
监控摄像头市场同样不容乐观,四家中国制造商在全球前五大监控摄像头制造商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它们的市场份额却从52.5%降至49.9%。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海康威视,其市场份额下跌了1.8个百分点,给企业发展带来压力。
与此同时,云服务市场的情况也不容忽视。阿里巴巴集团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下降了0.7个百分点,进一步被谷歌甩在身后,而华为的表现同样不尽人意。
自2021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曾占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如今的低迷局面不仅影响了家电等产品的销售,也拖累了整体经济增长。
普华永道的高级经济学家薗田直孝指出,中国消费者由于收入和经济状况的变化,开始转向量入为出,购买的商品数量和种类逐渐缩减,仅限于必要的消费。
不过,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智能手机制造商传音凭借Tecno品牌在非洲等地崛起。欧睿国际的家电高级全球洞察经理Tim Chuah表示,中国品牌在价格上的竞争力极强,尤其在拉丁美洲等地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尽管新兴经济体的市场份额扩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部分影响,但薗田直孝认为,随着政府补贴的逐步结束,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可能会面临更大的下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