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阿富汗与新疆中亚石油天然气公司(CAPEIC)达成了一项价值5.4亿美元的合约,计划在阿富汗北部的阿姆河盆地(Amu Darya Basin)进行石油开采。这是自2021年8月塔利班掌权以来,阿富汗迎来的首个重大外国投资项目。
根据合约,塔利班政府向阿夫钦公司(AfgChin Oil and Gas Ltd.)颁发了开采许可证。阿夫钦是由阿富汗国营石油天然气公司与新疆中亚石油天然气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其中阿富汗国营公司占20%股份,而新疆公司则占80%。根据这份为期25年的合约,新疆公司承诺在第一年投资至少1.5亿美元,随后在三年内将投资额增至5.4亿美元。合约还规定,石油必须在阿富汗境内进行加工,并承诺雇佣3,000名阿富汗公民。
然而,到了2025年,双方关系急剧恶化,合约被终止,阿富汗与中国之间互相指责。阿富汗官员指控新疆中亚石油天然气公司未能遵守合约,而部分中国员工则认为塔利班的行为“就像抢劫”。今年6月,塔利班宣布解除合约,称中国公司屡次违约。阿富汗矿业与石油部的发言人表示,该决定已获得塔利班总理的批准。
阿富汗方面指控,中国公司未能按时投资、未支付权利金,并未完成承诺的地质勘探与基础设施建设,且对阿富汗方面的投诉未作回应。与此同时,中国员工则声称,塔利班强行接管合资公司,并用武力驱逐他们离开油田。报道称,塔利班甚至没收了多名中国员工的护照,限制他们出境。
8月20日,中共外长王毅访问阿富汗后,塔利班归还了9名中国公民的护照,其中8人已返回中国,但仍有3名员工被留在喀布尔,处理合资公司移交的相关事宜。阿富汗矿业与石油部目前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而中共外交部同样未对此进行评论。
随着合约的破裂,阿富汗与中国的关系将何去何从引人关注。据报道,阿富汗前副部长沙姆斯表示,塔利班面临财政困境,急需增加收入以维持政权。他指出,尽管此次合作失败源于业绩不佳和未能履行合约,但这可能会影响塔利班与中国之间更广泛的经济关系。他认为,塔利班之前对中国表现出的热情和高期望可能会改变。
另一位阿富汗裔美国学者则认为,合约的取消“不太可能导致两国关系严重破裂”。他指出,双方仍受共同利益的约束,尤其是阿富汗对经济和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这为中国提供了利用这一局势获得战略优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