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最近将其“村级监控”模式引入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成为当地官员和居民热议的话题。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中共警察今年在首都霍尼亚拉附近的一些村落开展试点,收集居民的指纹和人口数据,声称此举旨在维护社会稳定。然而,这一行动引发了关于人权和宪政的广泛争议。

所罗门警方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与中共合作的警察正在多个村落推广“枫桥”模式,这一模式最早源于毛泽东时代的基层监控手段,近年来被中共党领导人重新强调,作为维护社区稳定的工具。为了让儿童熟悉监控无人机,警方甚至采用了游戏的方式进行宣传。

澳洲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希尔曼指出,类似的“网格化”治理在中国村落普遍实施,每个网格员负责监控若干户居民,这种模式的移植在国际上十分罕见,因为它依赖于特定的政治结构。

所罗门社区领袖安德鲁·尼霍帕拉证实,霍尼亚拉郊区的“Fighter 1”村已与中方合作进行试点。根据所罗门警方的声明,中共警察向居民介绍了人口管理、户籍登记、社区地图绘制以及指纹和掌纹的采集。中共警官林佳木表示,这次是首次尝试,未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反对党议员彼得·肯尼洛雷亚对此计划表示强烈批评,称其“侵犯了宪法保障的个人权利”,认为应通过国会立法而非直接推行。他警告说,此举可能是“走向威权体制的一步”,并强调还有更好的方式来治理贫困和困境中的社区。

此外,所罗门警方透露,中共警察也在马莱塔省的16个村落推广“枫桥”模式,该地区曾多次爆发反中抗议。早在2022年,北京与所罗门签署安全协议,此前一年,因所罗门政府与台湾断交并与北京建交,当地曾爆发大规模骚乱。

观察人士指出,中共此举与其在南海黄岩岛设立“自然保护区”的行动如出一辙,均以环境保护或维护治安为名,实际上是在加强其政治控制和主权。菲律宾外交部已对此进行批评,表示将提出正式外交抗议,指责这一行为侵犯了菲律宾的主权,违反国际法。

菲律宾外交部多次指责北京实施“灰色地带行动”,认为中共借助环境、科研或治安的名义,实则推动军事化和监控扩张,严重侵蚀地区安全和国际法秩序。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