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在其驻华期间的亲身经历,使他从最初的接触政策转变为更为鹰派的立场。他指出,中共在地区冲突、网络攻击和人权问题上的种种行为,暴露了其削弱美国影响力的野心。

伯恩斯总结出四条关键经验,呼吁美国在面对中共的长期竞争中,必须依靠盟友、保持战略智慧,并与中国人民保持联系。他在《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强调,过去对中国的单方面期待已不再现实,未来的应对策略应建立在深刻的经验之上。若忽视中共的激进特质,将对美国的长期安全和繁荣构成更大的风险。

伯恩斯于2022年以美国驻华大使身份来到中国,起初他仍然相信华盛顿与北京可以合作。然而,返回美国后,他的观点已发生根本改变,对中国的现实情况使他变得更加坚定。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伯恩斯坦言:“我带着鹰派观点去了中国,回到美国后却比刚去时更鹰派了。”

他指出,之所以会有如此转变,并非理论上的推演,而是来自于自己在中国所见所闻。他亲眼目睹了中共对权力的追求,包括在主权水域冲撞菲律宾船只、威胁台湾、挑起印度边境争端,以及对美国实施的广泛网络攻击。此外,他还见证了被中共不当拘留的美国人所面临的“可怕、不人道的境况”,以及宗教自由的压制。

伯恩斯指出,当中共官员要求他成为一座“积极、不加批判的桥梁”时,他的回应直截了当:“我的工作是捍卫美国利益。”

在第一线观察的基础上,伯恩斯总结出与北京打交道的四条关键经验:

1. **美中竞争长期化**:美国必须以清晰的战略应对中共的挑战,防止竞争演变为冲突。

2. **盟友是美国的超级力量**:伯恩斯强调,盟友是美国的非对称优势。相比于中国的邻国,美国在印太地区和欧洲拥有强大的民主盟友网络,这为美国提供了更强的力量。

3. **八成竞争,两成合作**:他认为美中两国并非完全对立,双方在技术和安全领域的竞争显著,但在气候变化和防止芬太尼流入等领域也需进行冷静的合作。

4. **与中共竞争,但与中国人民联结**:尽管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竞争,但美国必须保持与中国社会的沟通,鼓励学生交流、恢复旅游及增进民众理解,以防竞争演变为不可避免的灾难。

伯恩斯传达的信息异常明确:对华“一厢情愿”的时代已经结束,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唯一的出路在于建立一套经过经验淬炼的清晰战略。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