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班延误的新闻中,听到航班提前的情况并不常见。然而,近日黑龙江航空的LT4391航班却打破了这一常规,9月26日该航班从哈尔滨飞往呼伦贝尔海拉尔,竟提前了15小时起飞,令乘客感到震惊与无奈。

周女士是这次航班的乘客之一,原本计划于9月26日21点55分起飞,但航班时间却被调整至6点10分,提前了整整15小时45分钟。购票平台显示,航空公司在通知中明确指出了这一变动,然而这对周女士的出行计划造成了巨大影响。由于她并非居住在哈尔滨,必须提前一天到达哈尔滨住宿,结果不得不改签其他航班。

龙江航空对此事件表示确实存在该情况,并称这是由于航空公司内部计划的调整,其他航班的时间也有所提前。虽然航空公司发送了通知,表示可以为旅客免费更改一次自营航班,或者在购票平台申请全额退款,但对于因航班变动所带来的损失,航空公司仅表示歉意,并没有提供任何赔偿。

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愤慨,认为除了天气原因,其他任何原因导致的航班改动都难以接受,认为中国航空公司的服务极为混乱,提前15小时的调整是否可以称之为“提前”,而航空公司却对此理直气壮,没有赔偿的做法更是让人难以理解。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欧洲,若航班提前超过一小时,航空公司则需按照欧盟法院的相关规定进行赔偿。根据“Business Traveller”的报导,欧盟法律规定,若航班在起飞前14天内被取消、到达时间晚于3小时或因超额预订而被拒绝登机,乘客均可要求赔偿,赔偿金额在250欧元至600欧元之间,具体数额取决于航班的距离。

因此,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乘客的不满,也引发了对航空公司服务标准的广泛讨论。如何在确保乘客权益的同时提升航空服务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