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正在酝酿一项重大政策,计划强制中国企业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向当地公司转让技术,以此来提升自身产业的竞争力。据知情人士透露,此举将主要针对那些希望进入欧洲汽车、电池等关键市场的中国企业。这些新规将要求这些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一定比例的欧盟商品或劳动力,并在欧盟内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强制合资企业的选项也在考虑之中。虽然预计将在11月发布的这些新规技术上将适用于所有非欧盟企业,但其真正目的是为了防止中国制造业对欧洲工业的冲击。
当前,欧盟正面临着来自廉价中国产品的激烈竞争,尤其是补贴驱动的产品已经占据了市场,此外,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的限制措施也威胁到了欧洲制造商的生存。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托马斯·雷尼尔表示,正在考虑多项措施以推动一个强大且具有竞争力的欧洲工业,尽管具体的措施范围和性质尚未最终确定。
电动车产业将是此次政策的重点之一。欧洲清洁技术行业组织的主管维克托·范·霍恩强调,外国投资,特别是在电池和其他清洁技术领域,必须伴随技术转让和对欧洲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这对欧洲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据悉,未来的提案将专注于电池技术的转让,因为欧盟汽车制造商在电动车电池组件方面往往依赖中国,这使得它们在技术上落后于如比亚迪等中国同行。近年来,欧盟一直承诺保护本土制造商免受中国廉价产品的冲击,而即将推出的法规预计将加速这一保护措施的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这一立法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模仿了中国的做法。长期以来,中国对希望进入其市场的外部公司设定了严格的门槛,并强迫技术转让。欧盟经济事务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指出,中国正在利用贸易关系获取政治利益。
中欧贸易关系日渐紧张,欧盟近期宣布对超过配额的钢铁进口征收双倍关税,以保护本土钢铁行业。这一措施将使欧盟的关税与美国对大多数外国钢铁和铝的征税标准保持一致。欧盟工业事务专员斯特凡·塞乔纳在采访中表示,这一严格的政策在欧洲尚无先例,一旦实施,市场上仅有约10%的钢铁产品可以免关税,这将直接打击中国的廉价产品。
与此同时,欧盟贸易专员马罗斯·塞夫科维奇也提到,中国扩大稀土出口限制的举措使得欧盟的经济形势更加严峻,欧盟正在寻求与美国及七国集团其它伙伴进行协调,以应对这一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