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低迷的背景下,知名运动品牌匹克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集体降薪”风波。近日,有员工透露,匹克公司向拒绝降薪的员工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提交反思材料,否则将面临工资停发的威胁。

根据内部消息,匹克于10月12日下发了一份正式的《关于薪资停发的告知函》,文件中明确指出,若员工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反思并提交检讨,公司的薪资将从9月起暂停发放。这一通知引发了员工们的强烈反应。

一名化名为张琪的员工表示,她于10月10日接到降薪通知,月薪从9,800元降至6,800元,而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人询问她的意见。面对降薪,她提出异议,主管则要求她提交检讨材料,并警告称,已有超过二十名员工因拒绝降薪而被约谈。张琪感叹:“公司要的不是理解,而是服从。”

匹克的降薪幅度引发了广泛关注,部分员工的薪资降幅甚至达到了50%。而在公司内部的微信群中,管理层发布的指令显示,任何提交拒绝降薪的书面文件的员工,都会被视为不服从管理,影响薪资的核算与发放。

对此,某劳动法律师指出,企业无权以行政手段要求员工交检讨,更不能以停薪相威胁。这一行为可能触犯了《劳动合同法》,面临追缴薪资和行政处罚的风险。长期关注劳工权益的专家也表示,这种做法在法律和伦理层面都存在严重问题,企业在经营困难时将风险转嫁给员工,已超出了合理的经营范畴。

此外,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已关注匹克的降薪事件,并将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该局工作人员指出,降薪的合法性取决于具体情况,若员工认为权益受损,可申请调查或寻求法律援助。

更广泛地看,中国大陆的降薪潮自2025年以来已蔓延至多个行业,从制造业、互联网扩展到金融、房地产及国企体系。据统计,超过六成的企业在今年调降薪酬,部分地区的公务员也被要求“自愿减薪”或“退回补贴”。

经济学者分析认为,降薪潮反映了内需疲弱、企业利润下滑与地方财政紧张的复杂关系。某大学教授指出,在市场信心下降、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企业选择削减成本是一种短期行为,但这将导致社会消费的进一步萎缩,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