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近公布了一项高达770亿美元的水电与输电总体规划,旨在于2047年前完成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76吉瓦(GW)输电工程。这项计划被视为印度对中国在西藏上游快速建设“世界最大水坝”项目的强力回应,也是其战略反制的一部分。
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西藏昂西冰川,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最终注入孟加拉湾,成为南亚地区的重要水源。根据印度中央电力局的最新报告,该流域蕴藏了印度超过80%的未开发水电潜力,其中与中国接壤的阿鲁纳恰尔邦就占据了52.2吉瓦的发电能力,超过三峡大坝的两倍。
报告指出,该总体规划涵盖东北地区12个子流域,共208个大型水力发电项目,预计潜在电力容量达到64.9吉瓦,并包含11.1吉瓦的抽水蓄能电站。计划将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至2035年投资217亿美元,第二阶段至2047年再投入513.5亿美元。中央电力局表示,此计划不仅将支持印度在2030年实现500吉瓦非化石能源发电的目标,还将确保国家在能源和水资源方面的主权。
与此同时,中国在西藏林芝地区的墨脱水电站工程已于今年7月正式开工,投资总额高达1.2兆人民币(约1,700亿美元),发电容量预计在60至81吉瓦之间,相当于三座三峡大坝的规模。尽管北京声称该工程将为3亿人提供清洁能源,但外界普遍对其真实意图表示怀疑。
印度政府的内部分析文件指出,一旦中国的水坝完工,即使在干季分流,印度的水流量可能减少高达85%。这一情况将使中方在水资源控制上具备了操控南亚命脉的能力,随时可能通过截流或排洪对印度和孟加拉国施加经济与政治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潜在威胁,印度正在加速推进上锡洋多用途储水坝的建设。该水坝的库容达到140亿立方米,可以在干季放水以保障供应,并能够应对上游的突发排洪事件。印度总理莫迪已于7月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加快项目进展,以防止“被上游掐喉”。
水利专家王维洛指出,印度的770亿美元计划只是输电线路的投资,实际建设200多个大型水电站的资金可能是其5到10倍。王维洛强调,印度的规划是对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建坝的明确反制,并指出中方长期以来将阿鲁纳恰尔邦视为中国领土,然而国际公认的边界线则明确将该地区归属印度。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的研究员洪铭德也提到,布拉马普特拉河跨越中、印、孟三国,水资源控制权掌握在上游的中国手中。印度此时宣布建坝,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区域影响力。洪铭德警告称,中国的水电战略不仅具备地缘扩张的性质,同时也可能对下游国家造成经济威胁。
美国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墨脱水电站的建设将对“亚洲大峡谷”造成毁灭性影响,该峡谷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中国水电工程的推进,引发了区域内对水资源的竞争,成为南亚国家之间权力再分配的关键因素。
在这个水资源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印度和中国的水电计划不仅关乎各国的能源安全,更是影响区域稳定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