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国际贸易局势中,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和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于10月22日抵达马来西亚,与中国官员进行重要会晤,讨论北京近期对稀土出口实施的“极其激进”和“不成比例”的限制措施。两位官员上周曾与中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进行视讯通话,并已确认在本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次会晤可能为即将举行的“川习会”铺平道路。

然而,尽管双方会谈在即,但美中贸易关系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稀土管制引发的紧张局势,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会在下周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格里尔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总统的行程中留有空档可供与习近平会谈,但具体能否成行尚需双方共同决定。

特朗普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并随后前往韩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格里尔指出,北京近期的稀土政策违反了中国官员几个月前的承诺,尽管如此,他依然认为美中两国关系重塑依然存在可能性。他提到,“理论上,两国之间存在一个良好的着陆区,可以实现更加平衡的贸易和非敏感商品的交易。”

除了稀土问题外,格里尔还表示,特朗普及其他美国官员将讨论农业问题,尤其是中国停止采购美国大豆和高粱的举措,这被视为对美国农民的直接打击。他强调,美国总统将会就这一问题向中方官员提出严正关切。

近期,美中贸易的紧张局势在经历几个月的平静后再度升温。中国在10月初宣布对大部分稀土出口实施管制,特朗普随后便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并考虑对关键软件出口实施限制,这一措施将于11月1日生效。格里尔指出,两国关系的恶化主要是由于中国排除美国企业的政策和产能过剩现象所导致的。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特朗普仍对即将与习近平的会晤抱有希望。他表示,双方可能会讨论包括恢复大豆采购及限制核武器在内的多个议题。特朗普还提到,他计划在会谈中讨论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持续三年的乌克兰战争。

自特朗普于今年早些时候重返白宫以来,美中经贸团队已展开多次谈判,但能否达成具体协议仍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将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为双方贸易关系的关键议题,并在白宫重申,中国目前正在向美国支付55%的关税,并警告称,若不达成协议,11月1日起可能面临高达155%的关税。

特朗普强调,尽管他希望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但多年来的单边经济往来使得美国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他称,自己之前与欧盟、日本和韩国达成的贸易协议都是基于关税的,而他认为关税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同时,他也表示与中共的任何协议必须是公平的,但也暗示与习近平的会晤可能仍有变数。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