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家人权组织联合发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报告,揭示俄罗斯军方通过香港的空壳公司网络,规避国际制裁,采购大量加拿大关键技术,估计总值已达数百万美元。这份报告由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和罗尔‧瓦伦堡人权中心共同发布,标题为“战场的后门:香港如何将加拿大技术输送至俄罗斯战争机器”。

报告深入分析了战场获取的武器、香港的公开记录以及俄罗斯海关的三年数据。作者塞缪尔‧比克特指出,当前全球局势变化加剧,加拿大应当积极发挥领导作用,采取更有效的制裁措施。

报告中提到,香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西方先进技术转运中心,这些技术最终流向莫斯科及其他敌对国家。部分加拿大技术通过香港的供应链流入俄罗斯,助长了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报告中提到,在乌克兰战场上缴获的俄罗斯武器中,多次发现含有加拿大技术,显示出这类技术通过香港渠道流入的普遍性。

根据俄罗斯海关的记录,已经发现了153批来自加拿大、经香港转运的技术货品,累计总价值达到255万美元。此外,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早在2024年7月的调查中指出,香港在全球对俄制裁期间扮演了规避角色,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总部位于香港的公司向俄罗斯运送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受制裁技术”。

尽管如此,目前几乎没有证据显示加拿大公司故意参与或知情这些技术被转运至俄罗斯以支持战争行动。报告分析了加国在制裁和执法上反应缓慢的问题,认为这使得技术产品通过香港流向俄罗斯的情况难以有效阻止。

报告指出,加拿大与其他七大工业国(G7)盟友相比,对像香港这样的规避制裁中介的关注不足。渥太华尚未对与俄罗斯有关的香港商人或者中介机构实施制裁,而这些对象早已被美国和欧盟列入黑名单。此外,加拿大的制裁程序繁琐,需经过多个审批环节,给了业者足够的时间转向新的空壳公司恢复业务。

报告还提到,加拿大的出口商在商品离开后几乎没有追踪用途的压力,而边境官员对跨境商品的监管权限也十分有限。今年8月,加拿大规定银行必须向金融情报和反洗钱机构报告疑似规避制裁的行为,且渥太华稍早时宣布了首次根据对俄罗斯的制裁展开的逮捕行动。

然而,香港政府坚持只依照中共外交部的指示,执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制裁措施,而不落实其他国家的单边制裁。报告指出,香港拒绝执行全球对俄罗斯的制裁,相当于为非法业者在当地设立据点开了绿灯。

报告中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确保加拿大商品不被用于支援战争行动,包括将香港列为“高风险司法管辖区”,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与香港有关的资金流或交易的审查,并追究涉及规避制裁的加拿大制造商的责任。这些建议的提出,意在促使加拿大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保护国际安全与秩序。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