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曾在漳州监狱服刑的大陆政治犯近日向媒体控诉了他在监狱中的非人待遇,他以化名王生身份亮相,出于安全考虑要求匿名。他揭示了监狱内存在的强制劳动、超长工作时间以及体罚等恶劣现象,称监狱将犯人视作“榨取最后一滴血”的工具。
根据王生的描述,新入监的犯人会被送往所谓的“学习号房”,实际上是严管监房。在这个环境中,犯人每天仅有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洗漱,甚至连洗衣服和洗澡都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而每天只能使用两桶水。入监的头两个月,犯人们无法购买任何日用品和食物,需每天忍受长达九个半小时的劳动,工作内容包括制作棉衣、裤子和羽绒服等伪劣产品,这些产品甚至会被出口到国外。即便在法定假日,监狱也不允许犯人休息,反而要求在周日加班以弥补假期。
在体罚方面,王生指出,犯人们常常被迫在操场上进行体能训练,未完成生产任务的犯人需接受严厉的惩罚,包括长时间的蹲坐和抄写行为规范。即使在周末,犯人也不能休息,还要进行打扫和队列训练。王生表示,这种管理方式更像是“软暴力”,对犯人的精神和身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他还提到,监狱的伙食极差,常常只有在领导检查时才会偶尔改善,平时的餐食甚至连喂猪的标准都不如。王生认为,监狱的真正职责应当是教育和改造罪犯,而非剥削他们的劳动力。他指出,监狱以劳动为主,生产伪劣产品为重,甚至迫使无辜者也参与其中,变成“劳动机器”。
王生强调,监狱的管理模式存在严重问题,监狱内部设有“严管队”,专门对犯人进行精神摧残。他提到,2023年曾有一名犯人在严管中死亡,而监狱内部则通过让犯人互相管理来减少警察的直接干预。
他进一步质疑监狱对犯人口粮的克扣现象,认为当前的管理模式根本无法实现教育和改造的目标,反而是将犯人视作获取利益的工具。王生坚信,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与抗争,包括人权律师和国际媒体的曝光。
在记者与漳州监狱的联系中,监狱方面对王生的指控表示否认,并要求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近年来,外界对中共监狱奴工现象的关注日益增加,漳州监狱也因其奴工产品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抵制。
王生还谈到监狱的历史与现状,漳州监狱自2002年挂牌以来,一直以高度戒备的形式运营,其监狱企业以纺织业为主,至今依然在利用犯人劳动力生产。
他指出,监狱内的管理和人权问题反映了社会的整体问题,越多的犯人意味着社会的弊端越严重。他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这些问题,认为只有在良知和人权的共同监督下,监狱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