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以其鲜美的肉质和金黄的蟹膏,成为中国人心中不可或缺的美味。然而,江苏省东部阳澄湖的养殖户谢丹丹却在过去三年中,经历了她十多年养殖生涯中最为艰难的时刻。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候变化让她感到担忧,“从2022年开始,天气似乎每年都在变得越来越糟糕。”
谢丹丹提到,异常的高温和持续超长的夏季对大闸蟹的繁殖周期造成了严重干扰。她坦言,“我们已经为可能遭受的损失做好了心理准备。”极端气候为养殖业带来了三重威胁,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作为众多阳澄湖养殖户中的一员,谢丹丹面临着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挑战。她回忆起去年社区遭遇的强台风,这场自1949年以来袭击东海岸的最强台风,不仅撕毁了渔网,还导致供氧系统的瘫痪。香港城市大学的海洋环境专家梁美仪指出,不寻常的高温给大闸蟹带来了严峻挑战,包括生长减缓、水中氧气含量降低和细菌生长加速等问题。
大闸蟹的养殖过程非常繁琐,从蟹苗到成蟹需要经历多次蜕壳,通常在3月至9月底的传统收获期之间完成。然而,极端天气严重打乱了这一周期。今年,苏州湖区的夏季气温持续升高,10月下旬仍然高于30摄氏度(86华氏度),导致大闸蟹的成熟期被延迟,养殖户们丰收的希望几乎破灭。
在蜕壳过程中,螃蟹极为脆弱,强烈的热浪可能导致其死亡。谢丹丹回忆起2022年的一幕,养殖户们甚至不得不向水中投放冰块以降低温度。近年来,中国极端天气频发,气候数据屡屡刷新纪录,东部地区经历了历史上最热和最长的夏季,早在7月就出现了连续多日的高温,而气象官员更是称今年夏季为1961年以来最热的。
面对气候带来的生存危机,专家梁美仪建议,养殖户可以考虑选择更耐高温的螃蟹品种。然而,对谢丹丹这样的基层养殖户来说,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她总结道:“我们只能看看大闸蟹是否能够适应,如果它们无法适应,那么这个行业或许就会被淘汰。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