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31日的市场交易中,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开盘低迷,午后更是下滑超过2%。在这一波动中,科技股普遍遭遇重挫,尤其是半导体行业表现惨淡,汽车股也未能幸免。其中,比亚迪股份在午后交易中一度下跌超过4%。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于10月30日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内容引发市场关注。

该报告显示,比亚迪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949.85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下降3.0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78.2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2.60%;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8.91亿元,同比减少36.65%。这标志着自2022年以来,比亚迪的季度业绩首次出现同比下降,进而影响了其2025年前三季度的整体表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了7.55%和11.65%。

归母净利润是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而扣非净利润则排除了与主营业务无关的非常规损益,更能反映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对于本季度业绩显著下滑的原因,比亚迪表示,主要受到行业竞争加剧和成本压力的影响,同时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增加,财务费用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绩。

尽管前三季度比亚迪的汽车销量依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累计达326.01万辆,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幅已从32.13%降至18.64%。具体来看,第二季度是销售高峰,而第三季度的增速则明显放缓。1月至9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30.05万辆、32.28万辆、37.74万辆等,然而在9月的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降幅达到5.52%。

根据相关报道,过去三年中,比亚迪的第三季度通常是推动全年营业收入的重要时期,2022年至2024年间,其营业收入均显示出显著增长。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且在3月至6月期间,比亚迪还实施了多项促销措施,力图提振销量,但结果却显示出销量低于生产的现象,尤其是在9月,销量为39.63万辆,低于产量40.56万辆。

比亚迪的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反映了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的挑战,也预示着未来可能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策略来应对日渐复杂的行业环境。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