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淮南市,居民张坡近日向外界求助,控诉他在2024年6月被当地公安机关强制送入精神病医院,接受长达22天的精神检查与治疗。他表示,这一过程是在没有经过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期间他受到限制,无法与家人接触。
张坡的故事源于他对生活保障权利的抗争。他在1999年成为采煤工人,但在工作中因事故导致残疾,后被评定为五级伤残,领取每月1300多元的伤残津贴。随着物价上涨,这笔津贴逐渐无法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张坡提到,2010年时,淮南市的最低生活保障为每人每月260元,而到2020年已涨至680元。他的伤残津贴在扣除各项保障后,仅剩1900多元,显然无法满足一家三口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张坡多次向单位反映,希望能提高伤残津贴标准,但遭到拒绝。无奈之下,他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呼吁社会关注自己的处境。2024年6月2日,他在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前举着写有“实名举报”的标语拍摄视频,期间与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并报警求助。
当地公安局的警察到场后将张坡带回派出所进行讯问。讯问结束后,警察告知他将被送至淮南市第四医院精神病科进行检查,尽管张坡表示强烈反对,但他仍被强制送入医院。医院的入院记录显示,他在精神科住院22天,期间家人无法探视。
在这22天里,张坡感受到极大的屈辱和恐惧。他回忆道,入院后他被剥夺了与外界的联系,甚至连电话都不能使用,皮带和鞋带也被收走。他被迫服药,若拒绝则会遭到捆绑。张坡承认,在医院的经历让他至今难以释怀。
最终,张坡被派出所的警察接出医院,并以“寻衅滋事”的名义被行政拘留8天。经过司法鉴定,张坡被确认并无精神疾病,智力测试得分117,未表现出任何精神病症状。
他和妻子对此次强制送医的决定表示不满,认为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尊严的侵犯,也影响了家庭的和谐。张坡的妻子指出,丈夫平时行为正常,周围的朋友和邻居都可以证明他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通过监控视频和讯问笔录,张坡在被带走时的表现也未显示出任何精神异常。
张坡的遭遇引发了社会对维权者处境的关注,也对地方公安机关的执法程序提出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