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的升级,上海港的货运状况急剧恶化。4月10日,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征收125%关税的第二天,上海港几乎见不到开往美国的货船。此前几天,港口内仍有大量货轮忙于装货,希望在新关税实施前顺利出港。然而,随着关税的实施,情况迅速变化,航运公司纷纷撤销了多条中美航线的航次。

据悉,4月7日和8日,上海港的洋山港区和外高桥港区停靠的集装箱船中,近半数目的地为美国,许多船只急匆匆从美国赶来,以图在关税生效前装货出海。但到了4月10日,这些船只几乎消失殆尽。中远海运控股在洋山码头的工作人员表示,航运公司在这次关税变动中采取了保守策略,许多航次被撤销,导致原本预定的航线大幅度缩减。

根据华泰期货的统计数据,未来一周内,中国到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的航次分别取消了13个,总计取消航次达26个。这一变化将导致中美航线的集装箱运力大幅下降,预计在5月5日至5月11日这一周的运力将减少至约23万标准箱(TEU),相比4月初的运力减少了近40%。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MSC)也宣布将取消4月的6个航次。此外,三家亚洲集装箱航运巨头组成的Premier Alliance联盟决定暂停原定于5月开通的往返美国的跨太平洋货运航线。

航运咨询公司德鲁里(Drewry)的报告显示,3月和4月,亚洲至北美、跨大西洋以及亚洲至欧洲的航线上共取消了198个航次,数量远超2024年同期的135个,特别是亚洲至北美的航线取消量尤为显著。德鲁里预测,在接下来的五周内,亚洲至北美航线的运力将有53%被取消。

在空运方面,形势同样严峻。华南的一位货代物流人士透露,预计下周运往美国的一般贸易普货将减少90%,尽管电商小包目前尚未受到影响,但也受到未来政策调整的威胁。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已根据预期减少了货运航班,发货商需要花时间来协商如何分摊新关税带来的成本。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8日再次提高了800美元以下小件包裹的征税,相关商品的税率从30%提升至90%,并计划在5月2日至6月1日间将关税标准大幅提高。这一系列政策无疑将进一步影响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令市场充满不确定性。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