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贵港的持续干旱状况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4月15日,方竹村的村民杨女士无奈地表示,村里的池塘干涸,农田缺乏水源,村民们不得不打井以应对干旱。为获取灌溉水,许多人甚至要排队到凌晨。

91岁的杨女士的奶奶感慨道:“我活了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严重的干旱。”社交媒体博主“金铲铲达人”提到,清明节期间她回乡扫墓时,发现村口的百年古井旁排起了长队,令人心痛不已。

随着干旱的加剧,村民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三妹在井边艰难提水,她的嘴唇干裂,焦急地说:“现在每户人家都得来这里拉水,浇地和做饭全靠这口井。”

在村外,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满目焦土,稻田里的秧苗稀疏,龟裂的土地似乎在诉说着干旱的无情。村长提到,一台老旧的水泵已经连续工作半个月,泵身上积满了盐霜,显示出水源的匮乏。

往年此时,农田早已丰收,但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李哥是贵港市覃塘区的种粮大户,他在刚插秧的稻田中忧心忡忡,裂缝遍布,秧苗萎靡不振。他表示,如果干旱持续下去,今年的水稻恐怕会颗粒无收。

根据官方气象部门的数据,今年贵港地区的降水量比往年减少近一半,加上频繁的高温天气,水分蒸发加速,造成水资源更加紧张。这种情况不仅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广西1039个乡镇中有431个面临重旱。

在其他地区,如桂林的游船搁浅在裸露的河床上;百色的果农们不得不用柴油抽水机从干涸的水库抽取混浊的水;南宁的菜农们清晨四点便开始守候,期待水渠里那点“救命水”。

不仅贵港遭遇干旱,广西崇左这一被称为“中国糖都”的地区,甘蔗田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甘蔗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糖厂甚至提前两个月停工,厂房内空荡荡的,只剩下最后几吨残余的蔗渣。若再不降雨,今年春种的甘蔗连芽都难以发出。

广西的干旱危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