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的副教授陈昊,年仅42岁,近日突然去世,此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与猜测。北京大学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讣告,虽然确认了陈昊的逝世,但并未透露具体的离世日期和原因。
据悉,陈昊原计划参加4月1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关于“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的研读会,这表明他在近期内可能突发状况而去世。网民们对此表示惊讶,有人提到早在4月15日北大还发布了陈昊参加活动的通知,实在让人感到意外。
讣告中提到,陈昊是80后历史学者,2011年获得北大历史学博士学位后,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2021年回归北大,专注于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的研究。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中国古代社会如何应对灾难与集体创伤,并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重审东亚的历史。他教授的课程包括“新冠年代的历史写作”。
然而,讣告引发了不少网民的质疑,许多人认为内容缺乏哀悼的语气,且未涉及逝世原因,令人难以理解。有网友指出,这篇看似是“讣告”的文章更像是一份履历,缺乏去世的具体信息,暗示了可能的非正常死亡。
一些知情人士透露,陈昊疑似因脑梗而离世。随着近期多名中年学者的接连去世,这一现象令人感到不安。今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已发生多起类似事件,包括山东大学的单承彬教授、宁夏大学的李海波教授以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张金蕾副教授等,年龄均在四、五十岁之间。
这一系列悲剧让人们开始关注学术界的健康与安全问题,许多网民感叹,近两年中年学者猝死的事件越来越频繁,令人不禁思考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