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这家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算力芯片企业,近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该公司再次出现亏损,累计亏损已超过54亿元人民币。这一消息无疑为市场带来了震荡,尤其是在美国政府首次将中国多家AI大模型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的背景下,寒武纪及其他科技股的市值大幅缩水。
在4月18日晚,寒武纪公布了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报告指出,尽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2.27亿元有所改善,但2024年全年仍录得净亏损4.52亿元,较2023年的8.48亿元亏损有所缩小。
这一业绩发布前,1月15日,美国商务部修订了《出口管理条例》,将25家中国企业纳入实体清单,涉及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技术等。这是美国首次对中国的AI大模型公司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动使得寒武纪等企业在进口美国技术和设备时面临严格的许可要求。
新规发布后,中国科技股遭遇重挫,寒武纪、中兴通讯和中芯国际等巨头在单日内市值蒸发超过680亿元,其中寒武纪的股价一度跌幅超过8%。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一个月前,美国商务部长曾表示,川普政府正在寻求企业和盟国的支持,以阻止中国获取美国芯片,声称部分企业存在违规行为。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在上市之前,该公司在短短四年内完成了七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科大讯飞、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作为胡润研究院《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榜首企业,寒武纪以2380亿元的估值在AI芯片领域占据龙头地位,展现出强大的技术积累与市场拓展能力。然而,持续的亏损和高估值也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疑虑。
自2017年至2024年,寒武纪的亏损数据逐年攀升,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4.35亿元、8.25亿元、12.56亿元、8.48亿元及4.52亿元,累计亏损达54.17亿元,曾一度被列入科创板十大亏损公司榜单。随着亏损的加剧,寒武纪的现金流状况也愈发紧张,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9.58亿元。
寒武纪的前景究竟如何,未来的发展路径仍需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