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之间的关税战持续升温,双方在稀土资源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近期,中国政府宣布对包括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类中重稀土金属实施出口管制,此举立即引发了全球供应链的震荡。中国官方媒体对此评论称,此次精准反击被视为对美国军工产业的直接打击。
然而,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出口管制措施可能会加速美国及其盟友推动稀土自给自足的计划,从而在长期内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这项管制也可能导致中国的稀土企业失去一部分海外市场份额,进而加剧行业的整体困境。
作为中国稀土行业的领头羊,北方稀土集团近期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其最新发布的年报,北方稀土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9.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归母净利润仅为10.0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7.64%。这一数据令人担忧,因为北方稀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企业集团,隶属于内蒙古的国有企业包头钢铁集团。
与此同时,另一家重要的稀土企业——中国稀土集团的境况更加严峻。这家央企在公告中预计,2024年的净利润将面临2.67亿元至3.57亿元的亏损,较去年盈利的状态恶化明显。根据财报,该集团在2023年的净利润为4.18亿元,同比下降45.66%。
两大稀土巨头的业绩滑坡,反映出中国稀土产业在当前关税战和出口管制背景下所面临的多重挑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稀土价格的波动是导致企业盈利下滑的重要因素。尽管2025年以来稀土产品的价格略有回暖,但出口管制带来的海外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却使得国内稀土价格未能持续上涨。此外,长期以来,中国稀土行业还面临产能过剩和竞争无序等问题,这无疑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当前,中美之间的关税战以及稀土资源的博弈正在深刻重塑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格局。中国通过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来应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但这一策略的效果仍然存在争议。北方稀土净利润“腰斩”、中国稀土预亏数亿的现实,进一步突显了中国稀土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