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实施的新禁令禁止中国航空公司接收波音飞机及美国飞机零部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这一禁令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国产C919飞机项目陷入停滞,甚至走向终结。

此举无疑暴露了中国飞机制造产业的薄弱环节,令媒体将目光聚焦于这一领域。《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航空贸易战的升级让中共无意间显露出其在航空制造方面的依赖,特别是对美国技术的高度依赖。中国商飞(Comac)生产的主要商用飞机C919,正是依赖于包括美国通用电气航空(GE Aerospace)、霍尼韦尔(Honeywell International)和RTX等在内的外资关键技术。

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经济专家斯科特·肯尼迪的研究,C919的主要供应商中,只有7家是中国公司,其余则是中外合资企业或外资公司。彭博社进一步指出,中国在飞机制造领域仍旧对美国及西方技术高度依赖,C919的关键部件几乎全部来自外国供应商,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

例如,C919的发动机是由美国通用电气与法国赛峰集团的合资企业生产,驾驶舱系统、机轮和刹车系统等重要部件也均由霍尼韦尔提供。此外,很多美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合资生产厂,助力C919的制造。中国商飞目前还在开发名为C929的宽体客机。

然而,随着中美关系的紧张,布莱克在彭博社的评论中指出,美国需要重新审视其对中共航空航天野心的技术支持。他质疑,如果中共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航空公司销售波音飞机及相关零部件,美国为何仍要允许其企业帮助中国商飞制造飞机。

在此背景下,华尔街日报提到,特朗普政府曾考虑限制美国公司向中国商飞供货。美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已经禁止向中国提供一些高技术产品,如先进制程的半导体。分析师罗纳德·J·爱泼斯坦表示,若中国继续禁令,C919项目可能面临停滞甚至死亡的风险。

此外,尽管中国商飞在国际市场上积极推广C919,但迄今仍未实现任何外部交付。尽管有计划获得美国航空管理局的认证,但目前主要认证仍在中国内部完成。

更糟糕的是,即使中共允许中国商飞进口美国零部件,进口关税也将显著抬高C919的成本,进一步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关键零件如发动机是中国本土竞争者难以复制的核心部分,一旦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切断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将严重威胁中国的航空航天计划。

在短期内,禁令对波音的影响可能有限,因为波音可以转向其他客户,而欧洲的空中客车则缺乏足够的生产能力来填补这一空缺。尽管波音在中国的未完成订单数量庞大,但在其整体6300架飞机的积压订单中,这部分订单占比相对较小。

然而,对于中国航空公司而言,禁令的影响则更加深远。这些公司面临着维修现有波音飞机的挑战,同时也需要寻找替代飞机,以应对波音飞机的缺口,尤其是在空中客车生产能力受限的情况下,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案并不容易。

C919的商业运营数量目前仅为16架,且均在中国国内运营,这使得中国航空公司在面临波音短缺时的处境更加艰难。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