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金融市场波动的背景下,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继多家信托公司遭遇兑付危机后,首家被托管的大型央企信托公司。这一历史性事件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4月18日晚,中航信托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宣布与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及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签署了《委托服务协议》,以增强日常经营管理的能力。中航信托指出,尽管管理方发生变更,其债权债务关系和信托法律关系将不受影响,委托服务自2025年4月18日起生效,结束时间将由双方协商确定。

中航信托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华侨银行等单位共同发起,资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其中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占有84.42%的股份。作为央企的三级子公司,中航信托兼具上市背景和中外合资特征,其在军工领域的地位也使其备受关注。

然而,近年来中航产融面临严峻的财务挑战。根据今年1月披露的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全年将出现4800万元的归母净利润亏损,成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中航信托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5.94亿元,净利润仅9176.35万元,分别同比下降约40%和80%。

房地产市场的萎缩直接影响了中航信托,导致其重仓的信托产品频频违约。业内人士透露,中航信托曾深度参与恒大、融创等知名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项目,流动性危机使得部分信托产品难以按期兑付。今年2月,前董事长谭瑞松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调查,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不确定性。

4月16日,数十名投资者聚集在中航信托的上海总部,呼吁兑付本金并要求透明的资金流向。尽管中航信托尚未正式宣布兑付危机,但停止部分信托产品兑付的事实已不容忽视。

中航信托并非首家被托管的信托公司,之前中融信托和民生信托也因类似原因被监管机构接管。业内人士认为,中航信托的被托管对整个信托行业的影响深远,标志着央企信托公司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信托行业的监管政策不断收紧,未来的市场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