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美中贸易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近日引发广泛关注,她在一场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格力将“绝不用海归派”,并声称其中可能隐藏间谍。此番言论引发了舆论的热议,许多网民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董的言论过于极端且缺乏依据。
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海归派并不值得信任,她强调:“我只能保守地选择,在国内的高校里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她的这番表态与中共当前面临的国际政治压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此,旅美政论人士唐靖远分析认为,董明珠的言论反映出中共面对危机时的政治倾向。中共在遭遇重大挑战时,往往会提高警惕,进一步加强对潜在威胁的监控和管控。他指出,格力拒绝海归的决策不仅是出于对间谍风险的担忧,也与中共现在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
近年来,海外留学归国的专业人才曾是各地公务员选拔的重要对象,但随着中共对海归人士的不信任加剧,越来越多的海归被排除在外,尤其是在北京和广东等省份的选调中,海归人士的机会明显减少。
自由主义法学家袁红冰指出,中共对海归的态度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尤其在习近平执政后,更是朝向毛泽东时代的极端思想回归。国安部的权力日益增强,新修订的《反间谍法》也加剧了这一现象。袁红冰认为,董明珠的言论不仅揭示了她个人的用人观念,更反映了中共对海归的深层次不信任。
随着中美关系紧张加剧,很多华裔科学家选择回国任职,但中共对他们的信任程度仍然可疑。袁红冰指出,中共对海归的分类也很复杂,其中一些公派留学生可能与情报机构有联系,而自费留学生则遭到极端怀疑。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共就曾对与海外有联系的人群采取监控措施,现如今,这种做法似乎又重新回归。袁红冰透露,习近平上任后,内部控制的机制得以恢复,主要针对自费留学归国的人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也使得他们在官场中面临边缘化的风险。
尽管《新京报》对董明珠的言论进行了批评,认为其用人观念落后,但分析人士认为,她的言论实质上揭示了中共的真实政策。随着中国日益采取闭关锁国的策略,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只使用国内人才,国际交流和合作正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董明珠的表态不仅是个人观点的表达,也可能成为中共政府对海归政策的进一步反映。随着各界对这一现象的持续关注,未来的局势发展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