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实施全新的关税政策以来,全球范围内似乎掀起了一股新的贸易行为热潮,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种名为“灰色贸易”的策略,以绕过美国的高额关税,从而减轻对其出口的影响。

目前,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施加的关税高达145%。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共政府开始利用低关税国家如越南、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等地作为中转站,将中国商品转运至这些国家后,再以“本地制造”的身份进入美国市场。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通过改变产品的原产地标签,降低关税负担。

具体而言,中国的电子零件可以先运往越南,经过组装后贴上“越南制造”的标签,这样便能享受到特朗普政府对越南进口商品仅10%的关税,而不是对原产于中国商品的高达145%的关税。这种“灰色贸易”策略的背后是对美国原产地规则的利用,通过将产品在中间国家进行简单的加工和重新包装,以达到规避关税的目的。

中国企业通过这种渠道进行货物转运的现象日益增加,尤其是在与墨西哥的贸易中,许多商品被拆分成低于800美元的单件,以避免被征收关税,这一手法被称为“蒂华纳两步走”。根据专家分析,如果灰色贸易被堵塞,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可能在未来面临出口下降80%的困境。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经济放缓的压力,中国2025年的GDP增长预测已从5%下调至4%。加之年轻人失业率接近17%,中共政权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民众不满。为了防止年轻一代的觉醒与抗议,中共急需找到出路,而灰色贸易恰恰为其提供了缓冲。

灰色贸易不仅让中共获得了喘息之机,还让低关税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和墨西哥等从中获益。根据一些估算,这些国家因参与灰色贸易而获取的利润可高达10%。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至2022年,越南已成功取代中国,赢得了近一半的美国进口市场份额。

然而,这种灰色贸易的背后,潜藏着更大的风险。美国可能会加强关税政策,甚至利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来堵塞这些贸易漏洞。随着美国对中共商品征收的报复性关税以及对美国产品的限制增多,两国的贸易紧张局势也在加剧。

在这一背景下,灰色贸易的影响可能比想象中更为深远。一方面,它是中共对美国高关税的回应,但同时也可能引发更大的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业界普遍担忧,倘若贸易政策持续升级,全球贸易战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进而对全球经济造成深远的影响。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