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透露,中共政府在未公开声明的情况下,已悄悄免除了部分美国关键产品的关税,这一举措引发了专家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尽管中共官方在公开场合强调要与美国打持久战,但实际行动却显示出对美国高科技产品的高度依赖。

根据大陆媒体的报道,至少有八种美国制造的芯片已被降至零关税,尽管该消息随后被删除。两位接受采访的进口商也证实,某些美国芯片已经免征关税。业内人士指出,北京正在寻求豁免那些“不可替代”的美国商品,特别是在医疗和科技领域。

中共商务部正在组织一个工作组,收集可以免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并鼓励企业提交申请。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提到,政府近期频繁询问他们的会员公司,了解哪些美国商品是不可或缺的。一些制药公司已经报告称,他们能够免关税进口药品。

不仅如此,来自法国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赛峰也透露,该公司最近已获准对某些航空设备零部件免征关税。彭博社的报道指出,中共当局正在考虑取消对医疗设备和乙烷等工业化学品的额外关税,若继续征收,将对中国航空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尽管中国在塑料制造等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但其对美国乙烷的依赖仍显著。中国的医疗机构同样依赖来自美国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这些产品的高关税若持续,必将对中国的科技产业造成重创。

台湾大学的政治学副教授陈世民指出,当前的局势明显显示出中国对美国关键产品的依赖程度相当高。他分析认为,若关税战持续,中国的出口产业将受到更大冲击,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这是中共所不能承受的后果。

另一方面,尽管美国对中国的进口额远高于中国对美国的进口,但中共仍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对美国表现出明显的依赖。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在400多项商品上对美国及其盟友的依赖度超过70%。中共的这一行为模式——表面强硬、私下妥协,正是其应对贸易战的常态。

在此背景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双方的贸易谈判正在进行,但中共外交部却对此予以否认。陈世民认为,北京的强硬态度旨在向国内外展示其主导地位,而实际行动则显示出其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总体来看,中共的这一隐秘措施反映出其在美中贸易战中的两难处境:一方面维持强硬立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美国的关键产品以维持国内经济的稳定。随着局势的发展,这一矛盾将如何演变,值得关注。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