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消息显示,北京已悄悄取消了部分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且计划将豁免的商品类别扩展至131种。这一举动标志着中方在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中被迫作出让步。

据悉,北京已免除了对美国乙烷的125%进口关税,此举旨在减轻中国石化企业在进口美国乙烷时的压力,并为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出口提供了新的渠道。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中国几乎购买了美国乙烷出口总量的一半。

在今年四月初,为了回应特朗普加征的关税,北京曾提高了包括乙烷在内的多项美国商品的关税至125%。然而,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造国,而乙烷是其主要原料,增加此类商品的关税实际上是对自身经济的挤压。因此,中方最终不得不取消对乙烷的进口关税。

除了乙烷外,北京也已对药品、微芯片和飞机发动机等美国商品实施了关税豁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豁免措施都是在没有公开声明的情况下进行的,显示出中方在被迫低头的同时,仍希望在对抗美国的态度上保持强硬形象。

同时,中国美国商会主席何迈可表示,中共商务部正在询问企业哪些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无法找到替代来源,若无法继续进口将导致供应链中断。近期,一份涵盖131类产品的“关税豁免考虑清单”在社交媒体和行业内广泛流传,清单中包括半导体、疫苗、化学品和飞机引擎等重要商品。

根据华盛顿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一项研究,中国在400多项商品上对美国及其盟友的进口依赖度至少达到70%,而美国则是中国在这一领域进口额最高的国家。这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反映了中方在国际贸易中的策略变化,也预示着未来中美关系的复杂走向。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