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升级,中国的出口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业界纷纷表示“内卷”现象愈演愈烈。自今年四月初以来,沿海地区对美国的出口大幅下滑,致使众多工厂不得不转向内销。然而,这一转变并未带来预期的好处,反而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在社交媒体上,一位博主指出,随着美国加征关税,中国的板材行业已进入内卷阶段。出口的工厂面临着销售困难,内销市场却没有成熟的渠道和团队支持。为了生存,许多厂商只能通过不断降价来吸引买家,最终受损的却是消费者的权益和产品质量。
有博主对官方提出的“出口转内销”政策表示质疑,认为这一策略缺乏切实可行的逻辑。他指出,内需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人口和收入并未显著提升,消费信心反而在下降。许多原本只适合出口的产品,诸如冲浪板和高价杯子,转为内销后几乎无人问津。
一位曾做外贸的女老板也分享了她的困境,如今不得不兼顾内外销,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她坦言,外销和内销的利润都在不断压缩,竞争的加剧使得昔日的赚钱机会变得遥不可及。
自2020年以来,“内卷”这一词汇在中国网络上引发热议,成为描述无意义竞争的代名词。随着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这一现象在各行各业愈发明显。疫情后,中国的民营企业和外资公司受到严格监管,普通民众的经济空间也在不断缩小。传统的白领工作岗位正在减少,连原本视为稳妥的蓝领工作也开始变得竞争激烈。
在此背景下,网约车司机的处境尤为艰难。某司机在工作现场展示了深夜的空荡荡的订单情况,尽管长时间在线,却只能微薄地收入勉强维持生计。这种对比让他感到无奈,生活压力迫使他不得不继续工作。
餐饮行业同样面临困境。一位餐馆老板表示,市场已经饱和,生意状况堪忧。往年热闹的店铺如今冷冷清清,生意不再如前。
白酒行业也未能幸免,商家指出,近年来的竞争已让这个行业岌岌可危。饲料行业同样受到波及,业界人士预计,未来一年将有近三成的饲料厂面临倒闭的风险。
尽管中共官方提出要整治“内卷”,但许多网民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特权阶层的不断扩张,他们垄断了大部分优质资源,导致普通民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专家们认为,当前的统治模式加剧了这种内卷化现象,未来如不改变,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