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假期,多家中共官方媒体纷纷发布旅游数据,意图展示一幅“热闹繁荣”的消费景象。然而,真实的经济状况却让这一切看似繁荣的表象变得苍白无力。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已持续一个月,中国经济正面临外贸萎缩、制造业低迷、就业紧张和消费疲软等多重压力,官方的宣传与民间的真实感受之间的落差愈发明显。

在深圳,一家外贸公司的负责人陈晓琴透露,随着美国大幅提高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许多相关企业已经难以维持正常运作。她表示,以前春季美国的进口商需要的电子产品订单早已排到七月,而现在这些订单都转向了越南。即使接到订单,他们也不得不将生产转至越南工厂,导致广东地区的许多工厂生产线停摆。她担心这场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并透露公司老板正在寻找新的买家,可能不再继续从事贸易业务。

与此同时,浙江温州的一位企业负责人方志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特别是对于南方的外贸经济体而言,影响尤为显著。他指出,广东和福建等地的工厂关闭,市场冷清,若中美双方近期未能达成协议,东南亚国家如越南等短期内无法替代中国制造,长期来看产业链必然会逐渐转移出中国。

据统计,航空公司的空运量普遍下降约三成,而洛杉矶港预计自5月4日当周起,运抵货量将比去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一,预计5月份将有超过25万个集装箱被取消。就业市场同样持续低迷,官方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而青年失业率则高达16.5%。五一假期期间并未出现“招工热潮”,反而有大量招聘岗位临时撤销。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表达了对就业困境的无奈。一位2025届的文科硕士在微博上表示,他在过去一年中投递了大约8000份简历,却始终未能找到工作。另一位农民工李芳林则感叹,50岁以上的男性几乎难以找到工作,失业问题愈发严重。

江苏的一位网络商人祝先生也表示,生意日渐萧条。在一次火车旅行中,他听到许多人在抱怨政府腐败和经济困境,反映出民众对现状的不满。

尽管官方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出游人次达2.95亿,同比增长28.2%,旅游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但网民在社交平台上普遍质疑数据的真实性。一些武汉居民反映,商场冷清,消费氛围远不如往年,物价上涨让人望而却步。百度指数显示,“绿皮火车”的搜索热度大增,许多旅客因高铁票价上涨而转向更为廉价但耗时更长的绿皮车,展现出中低收入群体“有假期但无预算”的现实,与官方的“消费火热”报道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