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新闻自由日的纪念活动上,刘栋玲,一位来自中国的言论自由倡导者,向与会嘉宾表达了深切的敬意和坚定的信念。她提到,这一天不仅是回顾与反思的时刻,更是激励彼此的聚会。刘栋玲向那些因追求真理而遭受不公待遇的勇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记者和媒体工作者面临着严峻的风险,他们因行使言论自由而遭到威胁、监禁,甚至失去生命。刘栋玲自身就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员,因参与推动言论自由的活动而遭受到中共政府的迫害,导致她不得不在多国流亡。如今,她在瑞典这个民主国家感到庆幸,这里提供了她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自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言论自由的空间不断缩小,许多记者和作家因表达观点而受到惩罚,尤其是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区,民众因坚持信仰而遭受迫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有118位作家和记者被关押,且其作品被全面封禁,阻断了人们获取独立思考资源的途径。

刘栋玲在发言中提到几位受迫害的记者和作家,他们为了揭露真相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瑞典籍出版商桂敏海因出版揭露中共政权的书籍而被关押十年;厄立特里亚裔瑞典记者Dawit Isaak则在厄立特里亚被关押超过二十年。这些案例清晰地说明,在独裁国家,言论自由不仅受到限制,甚至成为一种高风险行为。

刘栋玲呼吁,真正的社会变革应从家庭开始。她强调,通过为孩子们拆除信息的壁垒,才能让他们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和真相。她提到,许多家庭因缺乏自由的信息选择权而导致代际伦理和人文教养的崩坏。通过翻墙技术,孩子们能够打破中共的网络审查,接触到科学与自由学术的内容。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刘栋玲深感责任重大。她相信,拯救下一代,保护他们的未来不仅是他人的使命,而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责任。她希望所有追求自由的国家和人民能够团结起来,呼吁释放被拘禁的记者和媒体人。

刘栋玲的演讲以激情澎湃的言辞结束,强调突破信息封锁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追求自由的意志觉醒。她引用了一句电影台词,强调只要心中有信念,终将迎来自由的曙光。她呼吁与会者共同努力,为新闻自由发声,争取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希望。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