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7日抵达莫斯科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于5月8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闭门会谈,双方讨论的内容尚未对外公布。此次会谈正值二战胜利日的前夕,习近平强调中俄两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重申两国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患难与共的真朋友”。他还提到邀请普京在9月访华,参加中国的二战胜利纪念活动。

5月9日将是俄罗斯纪念战胜纳粹德国的“胜利日”,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专家指出,习近平的言论不仅是向国内外发声,更是在暗示美国的霸权行为。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表示,习近平此行意在支持俄罗斯,同时也希望获得俄方的支持,显示出中俄两国在大战略上的合作。

在习近平访俄期间,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事件持续发生,为此次纪念活动增添了紧张气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警告称,由于俄乌战争的持续,无法确保任何前往莫斯科参加胜利日游行的外国政要的安全。分析人士认为,泽连斯基的发言不仅是外交姿态,更是对普京所谓的胜利日纪念合法性的一种质疑。

同时,习近平与普京的会谈也涉及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尤其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线的建设。然而,双方在此项目上的态度却显得微妙,媒体报道称中方在谈判中并不积极,可能出于分散能源采购的考虑。

综合各方观点,专家们认为,习近平与普京之间的关系充满了互相利用的意味。普京急需中共的支持以缓解俄罗斯经济的困境,而习近平则试图通过展现与俄罗斯的紧密关系,向美国施加压力。唐靖远分析指出,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形成两个明显的阵营:以中、俄为核心的联合体和以美国为首的自由民主阵营。这种对抗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未来将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