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决策风格在国际事务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他决定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轰炸之后。这一行动被认为不仅仅是对伊朗的直接打击,还传递了对中共及其他潜在对手的强烈信号。尽管距离这次空袭已经过去两周,但其带来的威慑力仍在持续发酵。

据报道,专家们指出,这次空袭不仅结束了为期12天的以伊战争,更在亚太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位于首尔的“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分析师金杜妍表示,特朗普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展现了他不惧使用武力的决心,这一决策将对朝鲜和中国等国传达出明确的信号。

金杜妍进一步指出,在这次轰炸之前,朝鲜和中共可能会认为特朗普是一个不愿意冒险的领导者。然而,这一空袭改变了这种印象。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高级国防分析师尤安·格雷厄姆认为,如果这次袭击被视为一次强化红线的举动,并且不影响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优先事项,那么太平洋盟友将会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上海复旦大学的国际关系学教授赵明昊表示,中国的许多人曾认为特朗普抱有“不战心态”,但随着对伊朗的攻击,他们的看法可能会重新评估。他指出,美国的军事行动对中美未来的互动有着重要意义。

尽管中共和朝鲜面临的挑战与伊朗不同,但美国的军事干预使得他们不得不认真评估特朗普的决策。中朝两国已拥有核武器,任何冲突都将面临更大的报复风险,因此特朗普的行动使得局势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在以色列与伊朗的紧张局势持续十天后,特朗普于6月22日下令美军发起“午夜之锤行动”,出动超过125架飞机,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了轰炸。这是美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B-2轰炸行动,标志着美国首次使用巨型钻地炸弹。特朗普在行动中警告伊朗,若进行报复,将面临更强烈的反击。

在轰炸后不久,伊朗对美军驻卡塔尔基地进行了象征性攻击,但由于提前通知,未造成伤亡。特朗普随后宣布,以色列和伊朗达成停火协议,结束了这场短暂的战争。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中共的军事行动构成威慑。前美国国防部官员唐安竹指出,特朗普对伊朗的打击可能会让中共重新考虑其对台湾的军事策略。他表示,特朗普的风险容忍度令人惊讶,这使得北京在面对美国时更加难以预测。

凯尔·巴斯,海曼资本管理公司的创办人,也强调了这一事件对中共的影响,认为这使得中共在对台湾采取更具侵略性的行动之前,需要更加谨慎。特朗普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显然让许多人对美国的军事政策有了新的认识和期待。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