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挑战,出生人口持续减少,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年轻劳动力比例也在不断下降。为了应对这一危机,政府在经历了数十年的“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后,如今开始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民众多生育。
据报道,自2025年1月1日起,国家将为每个出生的孩子提供每年3600元人民币(约合500美元)的现金津贴,直至孩子满三岁。这项新政策是在地方政府此前推出的现金补贴基础上实施的,主要针对生育二胎或三胎的家庭。此外,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补贴体外受精治疗和儿童保育补贴,旨在减轻家庭负担,鼓励生育。
在此背景下,政府还宣布,所有三级医院在孕妇分娩时必须提供硬膜外麻醉,以缓解分娩带来的压力,进一步提升生育意愿。
不仅如此,厦门大学的一位教授曾提出“惩罚不生孩子的人”的口号,最近又提出了一项新政策,建议根据生育数量差异化发放养老金。他认为,多生孩子的家庭对社会的贡献更大,理应获得更多的养老金。这一做法旨在激励年轻人积极生育,同时缓解日益紧张的养老基金压力。然而,这一政策在网络上引发了争议,一些网友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这又是一个“损招”。
面对人口危机,中国政府的这些新政策是否能有效扭转出生率下降的趋势,仍需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