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前所未有的外卖补贴大战在美团、淘宝闪购、京东外卖等平台间掀起,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各种诱人的优惠如“0元奶茶券”和“满18.8减18.8”等接连推出,瞬间点燃了市场的热情。根据最新数据,截至7月12日晚,美团即时零售的日订单量达到了1.5亿的新高,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也突破了8000万大关。
然而,这场看似繁荣的竞争背后,却是许多小商家的无奈与困境。对于商家来说,外卖平台的流量激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订单量,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巨大的经济压力。奶茶店老板李斌(化名)在周末开张时,打印机不停地输出订单,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店里雇了6名员工,直到凌晨2点才收工,但在扣除平台补贴、服务费和配送费后,最终到手的利润仅剩400元。他无奈地表示:“给员工发完辛苦红包就一分不剩了。”
在外卖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实体商家被迫转向外卖求生。经营鸡公煲小馆的包子(化名)曾面临客流稀少、收入连年下降的困境,虽然她希望通过参与补贴活动来增加订单,但却发现部分平台经理未经同意便将她的店铺纳入了大额满减活动。有一次,她惊讶地看到原价13元的双皮奶竟然以仅3元的价格出售,完全是赔本的生意。
徐婷的米粉店同样面临“虚假繁荣”的困境。顾客只需支付9.9元就能享用原价19.8元的米粉,但经过平台抽佣后,她实际到手的利润不足1元。投诉后无果的她感到无奈,甚至怀疑品牌方在借机清理库存。
在这场补贴战中,虽然吸引了大量原本不吃外卖的消费者,但许多新顾客并没有形成忠诚度,反而成为了“羊毛党”。博主锦城指出,他所带领的500人“羊毛群”中,许多人只是因低价优惠而涌入外卖市场。在这种全民“薅羊毛”的潮流中,李斌的店里出现了大量用户领取“0元奶茶券”却不自提的现象,导致真实的饮品被扔进垃圾桶,进一步打击了他的信心。
尽管订单量激增,但商家们并未获得实质性的收益增长。徐婷感慨,虽然每天有200多份外卖订单,但几乎全是为了低价而来的新客户,根本无法形成回头客。而原本主打堂食的餐饮店也因外卖大战而失去了重心,堂食与外卖的比例骤然改变,影响了整体经营。
随着补贴大战的持续,专家开始警示其难以长期维持。华东政法大学的翟巍认为,尽管短期内骑手接单量和消费者享受优惠实现了双赢,但从长远来看,巨额补贴成本将使得新老外卖平台及其商家都难以承受。
面对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商家们只能继续迎合流量平台,以求生存。而这场外卖补贴大战的未来,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