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煤炭市场的寒冬中,多家煤炭企业的上半年业绩令人堪忧。最新数据显示,许多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下降超过20%,甚至近半数企业面临亏损的局面。

以永泰能源集团为例,在其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介于12000万元至15000万元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高达89.91%至87.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不容乐观,预计在9000万元至12000万元之间,降幅达到91.91%至89.21%。公司指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焦煤产品的市场价格持续下滑,直接影响了业绩表现。

河南大有能源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该公司在同日发布的业绩报告中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将出现高达82000万元的亏损,比去年同期增加亏损33012.1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将达到82632.79万元,亏损额同比增加34049.14万元。大有能源表示,市场供需关系的恶化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因素,煤炭价格的急剧下降使得商品煤平均售价同比下滑约29%,销售收入大幅减少约74600万元,从而加剧了盈利压力。

与此同时,煤炭行业龙头企业中国神华能源的业绩同样不如预期。根据其14日发布的预告,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将在236亿元至256亿元之间,较去年减少39亿元至59亿元,降幅为13.2%至2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将减少42亿元至62亿元,降幅为14.2%至21.0%。公司指出,煤炭销售量及平均销售价格的下滑是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中国煤炭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滑。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煤炭现货价格在3月中旬开始低于长期协议价格,而到6月份,价格已跌破675元/吨的重要中枢。至7月8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指数的价格仅为每吨623元,同比下跌257元。报道称,前五个月煤炭行业的利润总额降至1264亿元,降幅高达50.6%,亏损企业比例也达到53.6%。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当前煤炭市场的低迷主要源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在7月10日举办的全国煤炭交易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成员张宏透露,自2016年以来,国内煤炭产量已从34.1亿吨增加至47.8亿吨,年均增幅达到4.31%。然而,同期煤炭消费的年均增速仅为1.79%,供需失衡的情况愈发严重,给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作者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