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出生率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体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萎缩。据统计,去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减少了21100所,专家预测到2025年,这一数字可能再减少至26000所,显示出幼教行业的危机愈发严峻。
具体情况表现在多个地区的幼儿园关停上。例如,位于湖南省长沙县的楚天世纪城幼儿园于2025年7月1日宣布停园,该园自创办以来已运营12年,是当地较大规模的私立幼教机构。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广东省英德市的百花幼儿园,该园于6月11日结束运营;而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更早于5月关闭了20所私立幼儿园。这些关停事件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全国范围内幼教机构正经历结构性收缩的明显迹象。
根据中共教育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全国幼儿园总数为253300所,较上一年减少了21100所,这是单年关停数量的新高。财经周刊的报道指出,教育学者预计,2025年将再减少26000所幼儿园。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到2030年,全国幼儿园总数将跌至163700所,意味着未来每年将有约15000所幼儿园消失。
长期从事幼教工作的园长敬雅真是这一产业困境的缩影。她曾领导一家拥有489名员工的幼教集团,旗下经营16所幼儿园,年营收高达5000万元人民币。然而,近年来由于出生率降低和市场竞争加剧,该集团已有12所幼儿园陆续关闭,目前仅剩4所仍在艰难运营。敬雅真透露,集团数年前已陷入财务危机,累计债务超过2000万元。她坦言:“我特别希望能保住现有的这4家园所,但真的很难。”她认为,现行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业界亟需寻找新的转型出路。
另一位具有31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园长陈琳也表示,当前经营环境异常艰难。她曾经营3所幼儿园,如今仅剩1所,并且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她回忆道,2020至2021年间,几乎无需主动招生,家长们会自动排队报名,但自2023年起,情况急剧恶化,60名毕业生中仅新招20人左右。
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推出生育及育儿补贴政策,但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难以抵消人口减少带来的压力。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仅为902万,较2022年减少7.5%,这是连续第七年下降。一些城市的学龄前儿童数量较高峰时期减少了三至四成,导致整个幼教行业陷入“招生荒”。
展望未来十年,由于生源的不断减少,许多地方性的幼儿园可能被迫合并或关闭,整个幼教行业的前景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