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及大中华区房地产研究主管林镇鸿近期发表看法,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局面可能将超过市场普遍预期。他指出,在2025年第二季度,房屋销售再次表现疲软,若这一趋势持续,市场复苏的时间将比他之前的预测要晚得多。

林镇鸿的最新分析显示,除非北京采取额外的刺激措施,一线城市的房价复苏可能会从2026年初推迟至2026年中期。作为业内知名专家,林镇鸿因提前11个月下调中国恒大集团评级而受到广泛关注,这一预警标志着他在房地产市场分析方面的敏锐洞察力。

他进一步指出,当前的需求减弱正导致房屋销售周期延长。一线城市的库存周转率在今年3月达到了14个月的平均水平,但到了6月底,这一周期骤增至20.7个月。这一变化意味着,即便是被普遍认为会率先反弹的大城市,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现有的住房存量。

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的数据,中国百强房企的新房销售量在连续两个月内下降超过20%。这一趋势表明,自2024年9月实施的经济刺激措施效果正在减弱。6月份的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27%,创下八个月来的最大跌幅。

此外,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在8月份发布的报告中也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中期风险依然偏高,各线城市之间的销售分化现象可能会持续并进一步扩大。惠誉分析认为,上半年市场复苏的迹象仅为暂时,后续的发展将受到宏观经济、就业市场及居民收入前景的影响。

随着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造成冲击,经济增长放缓将可能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可持续性。在中期展望中,惠誉认为,中国房地产仍面临着人口老化、住房可负担性低以及库存过剩等结构性挑战,尤其是对二、三线城市的冲击尤为明显。

作者 author